神农本草经 作者是谁 (神农百草经)

2023-03-31 14:07:12 攻略信息 zhumx

《神农本草经》作者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、总结、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。

《神农本草经》相传起源于神农氏,代代口耳相传,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,成书非一时,作者亦非一人,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、总结、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,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。

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“七情和合”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,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。

《神农本草经》的价值:

《神农本草经》的历史地位不可低估,它将东汉以前零散的药学知识进行了系统总结,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科学价值的内容,被历代医家所珍视。而且其作为药物学著作的编撰体例也被长期沿用,作为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,影响是极为深远的。

《神农本草经》首次提出了“君臣佐使”的方剂理论,一直被后世方剂学所沿用,有序例(或序录)自成一卷,是全书的总论,归纳了13条药学理论。

《神农本草经》的问世,对中国药学的发展影响很大。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几部《本草》,如《本草经集注》《新修本草》《证类本草》《本草纲目》等,都渊源于《本经》而发展起来的。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药学一大关键,《本经》提出的“七情和合”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。

神农百草经的详解

全书分3(或4)卷,共收载药物365种,其中植物药252种,动物药67种,矿物药46种。书中叙述了各种药物的名称、性味、有毒无毒、功效主治、别名、生长环境、采集时节以及部分药物的质量标准、炮炙、真伪鉴别等,所载主治症包括了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等各科疾病170多种,并根据养命、养性、治病三类功效将药物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品。上品120种为君,无毒,主养命,多服久服不伤人,如人参、阿胶;中品120种为臣,无毒或有毒,主养性,具补养及治疗疾病之功效,如鹿茸、红花;下品125种为佐使,多有毒,不可久服,多为除寒热、破积聚的药物,主治病,如附子、大黄。书中有200多种药物至今仍常用,其中有158种被收入1977年版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。 《本经》不仅记载着365种药的性味、主治等内容,还在其《序录》中归纳了13条药学理论,首次提出了“君臣佐使”的方剂理论,一直被后世方剂学所沿用,但在使用过程中,含义已渐渐演变,关于药物的配伍情况,书中概括为“单行”、“相须”、“相使”、“相畏”、“相恶”、“相反”、“相杀”七种,称为七情,指出了药物的配伍前提条件,认为有的药物合用,可以相互加强作用或抑制药物的毒性,因而宜配合使用,有的药物合用会使原有的药理作用减弱,或产生猛烈的副作用,这样的药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。书中还指出了剂型对药物疗效的影响,丸、散、汤、膏适用于不同的药物或病症,违背了这些,就会影响药物的疗效。

神农百草经是谁写的?

《神农百草经》是俗名,其实是《神农本草经》.不知道谁写的,一般认为该书约成书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.原书早已遗失,现在的各种版本均系后人考订、整理、辑复而成.

神农百草经没写入什么经

神农百草经没写入《神农本草经》。

我国中医古籍里并没有《神农百草经》,应该是《神农本草经》。 我们可以认为《神农百草经》是俗名,盖因上古传说“神农尝百草”而得。

中文名

神农百草经

外文名

Sheng Nong's herbal classic;

作 者

神农氏

又 名

神农本草经

出版时间

秦汉时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