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善于攻城的名将(攻城三国百科)

2023-01-06 9:47:32 攻略信息 zhumx

三国历史中,攻城和守城的猛将有哪些

文聘(生卒年不详),字仲业,南阳宛人,三国时期曹魏名将。守御荆城之际,多次引兵阻遏关羽之师,攻其辎重,烧其战船,立下莫大之功,成为曹操倚为屏障的大将之一,威名远播。之后驻守江夏数十年,威恩并施,“名震敌国”,使孙吴不敢进犯。

霍峻(178年—217年),字仲邈,南郡枝江(今湖北枝江)人,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。随刘备入蜀,刘备从葭萌还袭刘璋,留霍峻守葭萌城。张鲁遣将杨帛劝降霍峻,霍峻严词拒绝,杨帛退去。后刘璋将扶禁、向存等率万余人由阆水上,攻围霍峻,城中兵不过数百人,霍峻坚守一年,伺机将其击破。

曹仁(168年-223年),字子孝,沛国谯(今安徽亳州)人,曹操从弟,三国曹魏名将。关羽进攻樊城,当时汉水暴涨外溢,于禁等七支持军尽遭淹没,于禁更向关羽投降。曹仁率数千名士兵据守樊城,水几乎淹了整个城池。关羽乘船攻城,围了好几层,城里与外断了音信,粮食也所剩无几,但援兵尚未赶到。曹仁激励将士们的勇气,表示了誓死守城的决心,将士们被他的精神所感动,都一心守城。不久,徐晃带援兵赶到时,大水也渐渐消退了,徐晃从外围向关羽进攻,曹仁得以突围,终于击退关羽。

郝昭(生卒年不详),字伯道,太原人,,三国时期曹魏名将。郝昭少年从军,屡立战功,逐渐晋升为杂号将军,后受曹真的推荐镇守陈仓,防御蜀汉。太和二年(228年),诸葛亮率军北伐,为郝昭所阻,劝降不成,昼夜相攻二十余日后被迫退军。

罗宪(218年—270年),字令则,荆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。蜀汉后期巴东太守(郡府在永安白帝城)。公元263年(景耀六年),吴国听说蜀汉失败,派盛曼将军向西而行,表面上假称救援,内心是要袭击罗宪,罗宪愤然归顺魏朝。公元264年(咸熙元年),益州遭逢钟会之乱,钟会、姜维、邓艾多被乱军所杀,百座城池没有归属,吴国又让步协领兵西征,罗宪将他打得大败。孙休大怒,又派陆抗协助步协。罗宪坚守六个多月,救援的军队不到,城中一大半人染上瘟疫。荆州刺史胡烈率军攻打吴属荆州的重镇西陵,陆抗在腹地受胁之下退兵。

至于擅长攻城的,想来想去也没有特别突出的。

东汉三国时期,有哪些善于守城的大将,他们的排名应该如何?

东汉三国时期,群雄并起,谋臣武将层出不穷,其中也不乏善于防守的名将;曹魏有曹仁、文聘、郝昭、满宠等等;蜀汉有霍峻、罗宪、王平等等;东吴有徐盛、朱然等等;这些人,都是当世知名将领,在防守方面,取得了很高的成就,可以称之为守城大将;任何城池,在他们手中,都能达到固若金汤、坚不可摧的效果;

那么?这些名将,应该如何排名呢?

以下排名,仅属个人意见,如有不当之处,还望多多包涵,以及指正;感谢您的点评;

排名如下:

第一名:曹仁

个人认为,以上几位中,只有曹仁称得上“帅才”;他的军事战略眼光,军事战术水平,以及临阵应变能力,都处在顶级水平,符合当代名将的标准;另外!曹仁还有一大绝技,是很多名将所不具备的;就是他的治军水平,凝聚人心的能力;每当队伍陷入困境之中,军士们都非常惊慌失措,被庞大的恐惧感包围的时候,曹仁总会找到足够的理由,来凝聚人心,使得满城将士,甘愿与他共同进退,同生共死;

曹仁在防守战中的表现,应该处在东汉三国时代的第一水平,这点争议应该不大;

其他战绩姑且不说,单单“樊城之战”,一战就足以奠定曹仁“第一守城名将”的威名;

关羽的樊城之围,使曹仁的几千老弱残兵,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;其凶险程度,高达五颗星,纵观古今,再也找不出哪次围城,比樊城之围更为凶险了;曹操也曾说过,即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莒城、即墨之围,也不如樊城之围凶险;

那么?樊城之围,到底有多凶险呢?且看

关羽包围襄阳,进军樊城之际,曹操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,派遣于禁、庞德等人,督领七军支援樊城;但是!当于禁等人抵达樊城之后,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天灾,天降大雨十余日,导致汉水暴涨,山河泛滥,平地水深五六丈,于禁等七军,皆退无所据,三万人马全被关羽所俘;

于禁等七军,本来是支援樊城的援军,现在却适得其反,不但没有帮到曹仁,反而使得樊城的将士们士气严重受损;樊城的兵士闻知此事后,都惊恐万人,不战自乱;曹仁独自激励将士,以沉白马示意共同进退,将士们重新燃起了坚守的信念;数千兵士,决定同生共死,誓死以保卫樊城;

士气问题总算解决了;

但是!曹仁还面临着更大的问题;城池被大水淹没数日,城中粮草严重不足,若是援军再不抵达,城中军士就只能饿着肚子跟关羽打仗了;而且大水蔓延不休,平地水深五六丈,城墙没被淹没的,仅仅只有数尺而已;他的这座城池,已然不再是城池,无异于平地,甚至还不如平地;关羽数万大军,以蒙冲斗舰包围樊城,设置数重包围圈;

在这种情况下,曹仁数千残兵,居然能在援军到来之前,坚守住樊城不失;曹仁在守城方面的成就,不可能再被同时期名将超越了;个人认为!曹仁第一,当之无愧!!

第二名:徐盛

徐盛一生,最精彩的防御战,应该有两场;

第一场:黄祖的儿子黄射领数千兵马攻打徐盛,当时徐盛的城中,兵士还不足二百;也就是说,徐盛这边领着一百多人,去抵抗黄射数千大军的猛攻;两边交锋,徐盛方立斩敌军千余将士,之后徐盛大开城门,领全军出击,大破黄射大军;以百余人,对战数千人,不仅能坚守城池,还能达到速败对方的效果,不愧为东吴虎臣;

第二场:曹丕御驾亲征,领大军攻打东吴;徐盛出奇谋以退曹丕,不费一兵一卒;徐盛令将士沿江修筑假围,围上设置假楼,江边停靠战船,以给敌人准备充分,兵力充足的假像;徐盛就这么随便一捣鼓,就能轻松吓退曹丕大军,不愧没防御战老手;

第三名:郝昭

陈仓之战!!知名度非常高的一次战役;郝昭独以千余守将,坚守陈仓城池,诸葛亮大军数万,以云梯猛攻城池,最后无功而返;

第四名:霍峻

霍峻为蜀汉名将,刘备与刘璋撕破脸皮之后,领大军反攻刘璋,以霍峻独领数百将士驻守葭萌城;刘璋万余兵士沿阆水而上,围攻霍峻,霍峻坚守城池,长达一年之久;之后!霍峻趁敌军松懈之际,出其不意,领军大出,大破敌军,并斩杀敌将向存,大获全胜;

三国善于攻城的名将(攻城三国百科) 第1张

文能执笔安天下,武能马上攻城略地,三国前十名都有谁?

东汉末年,汉室衰颓,诸侯纷纷起兵争夺天下。如此乱世,必有千万英雄争雄称霸。而到了三国时期,魏蜀吴三分天下,以曹操、刘备、孙权为首的一代领导者,相互争权夺利,机关尽算。其中也冒出了许多谋士武将,为各自的良主而赴汤蹈火。

但是千万将领虽然武艺高强,豪气冲天,然而其中智勇全才却寥寥无几。俗话说"术业有专攻",能在谋略或武艺方面达到顶尖的地位,确实十分不易。而文武双全的人才更是难得一见。依照综合实力,那么其中排名前十的人才又有谁呢?一下依据演义做简要分析。

第十名,张飞。历来张飞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都是武艺高强,智虑不足。但实际上,张飞此人并不像其表现的那样鲁莽。无论是义释严颜,还是当阳桥上,设下疑兵之计,一声怒吼喝退百万曹军。都体现出他的智慧。而张飞在与纪灵、马超、许褚、张郃等许多大将的对阵中,也从有过败绩。但张飞虽有文采,终究不是他最突出的特点,文轻武重,因此将其放在第十位。

第九名,邓艾。个人认为,邓艾是个不折不扣的文武全才。他深谙兵法,在灭蜀之战中,偷渡阴平,直捣蜀国腹地。而其在内政也颇有建树,邓艾在受命治理魏国西方之时,政绩卓著。邓艾在军营中,与将士们同甘共苦,以身作则。而在作战中又能身先士卒,勇做表率。但邓艾虽文可指挥作战。武可身先士卒,却不善自保。最终落得个惨死的下场。

第八名,姜维。姜维原是曹魏中郎将,后归降蜀汉,被诸葛亮收为亲传弟子。他曾跟随诸葛几出祁山,与邓艾,郭淮等名将多次交手。又继承诸葛之谋略,以攻代守,伺图中原,恢复汉室。可堪第八之位。

第七名,陆逊。陆逊性格忠诚刚直,深谋远虑,极得孙权器重。猇亭和石亭之战中,他的战略思想体现的十分明显。然而又固守江陵,可见其攻守得当。陆逊一生出将入相,被时人赞为“社稷之臣”。但其晚年不幸,遭受猜忌,抑郁而终。

第六名,张辽。张辽本身就是魏国不可多得的一位武将。在曹操亲率大军东征西战的过程中,张辽始终都是地位较高,镇守军事重地的将军,可见曹操对其的信赖。而在未跟随曹操之前,张辽曾先后追随丁原、何进、吕布等人,几度易主。且当丁原被董卓所害时,张辽非但没有为主报仇,还同吕布一起随了董卓。可见其并不忠义。当张辽跟随曹操,征战南北时,四处皆可见其的身影。战山东、讨袁谭、灭袁尚、平辽东,都有其的参与。

第五名,关羽。关羽虽然出身不高,但却身有谋略,颇识大体。论其文韬,曾单刀赴会,非逞匹夫之勇,而是胆识过人。他有谋略,在面对吕布等人时,能屈能伸,顾全大局。谈其武略,又有曾一回合斩杀黄巾大将程志远,温酒斩华雄,三英战吕布。与纪灵大战三十回合,逼得纪灵不敢再战,等等许多的战绩。足以使他位列第五。

第四名,周瑜。周瑜自21岁跟随孙策,同赴战场平定江东。之后又率军与刘备军队联合,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,并以此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基础,足可与诸葛亮平分秋色。而周瑜不仅有将帅之风,用兵如神,"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"更精通音律,熟读诗书。时人有歌谣唱道:"曲有误,周郎顾。"文武皆习,因此将其排名第四。

第三名,司马懿。当司马懿担任守城大将一职时,成功击退诸葛的无数次北伐进攻。又能做出正确的防御措施,既是曹魏之谋士,又是不可多得之武将,能文能武,实乃全才。

第二名,曹操。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虽为人不齿,但这其实也不失为一种策略。更何况其精通兵法,又擅谋略,作战经验丰富。三国时期的文武双全之人,第二名非其莫属。

第一名,诸葛亮。诸葛亮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文武全才,三国第一。他发明木牛流马,改造连弩,六出祁山亲伐魏;夺荆州,取益州,平定南蛮,文韬武略尽显神通。可以说他是三国时期,魏蜀吴三分天下的首席推动者。就连后世都评价诸葛亮为“两汉以来无双士、三代而后第一人”。可见其文武双全。

由此可知,个人认为三国时期排名前十的文武全才分别是张飞、邓艾、姜维、陆逊、张辽、关羽、周瑜、司马懿、曹操、诸葛亮。